LV 新店刷屏,被忽略的 “最丑” 单品背后是审美之困

日期:2025-07-09 20:54:35 / 人气:4


最近,上海静安区兴业太古汇门口的 “路易号”(The Louis)巨轮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这座近 10 层楼高的不锈钢建筑,船身布满 LV 老花图案,作为继巴黎和纽约之后第三座以硬箱为灵感的 LV 店铺,集展览、精品店、餐饮于一体,野心勃勃地想在奢侈品消费寒冬中注入活力。店内餐饮人均消费不低,午餐人均 500 元,晚餐人均 800 元,预约排号已到 20 多天后,周边交通也因它变得拥堵不堪。
然而,在这热闹景象中,一个细节引发热议。有设计师注意到船头 “路易号” 的中文用了隶书,纷纷吐槽:“字体太 low 了,是设计师绝不会选的隶书”“这隶书丑到只能用最丑的英文字体 Papyrus 来搭配才协调”,更有人调侃 “这字体,看着就像老家才会开的皮包店”。其实隶书单看并不丑,但与英文搭配在一起,却有种诡异的不协调感。而这种字体搭配的问题,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我们的字体,现在问题很大”
市面上丑陋字体泛滥成灾,早已不是新鲜事。今年 5 月,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在视频访谈中就对此猛烈抨击:“我们的字体,现在问题很大”。他认为有些 “书法” 通过游戏场景进入中文世界,刻意模仿刀劈斧凿的凌厉笔触,带有明显毛刺、飞白,提按顿挫和捺脚夸张,强调 “杀气与压迫感”,“太丑了,不能忍受”,并称之为 “文化暴力与审美降维的合谋”,这一观点将公共字体 “丑” 的问题推上热搜。
此前,邱志杰在《天津美院为什么要开设书法通识课?》中剖析了丑字体泛滥的成因与对策。他因在电影《哪吒》中看到 “丑字” 而引发思考:“最近几年经常在机场各种广告上,以及在城市店铺张贴的海报上看到这种字体。结构扁平,捺脚很大,毛刺很多。在我看来它结构非常丑陋,按照中国书法的标准来看,简直每一笔都是败笔。这种字体错误理解了软毫的风格和力度,以为用力折腾毛笔就是力量感。但是这种字体已经安装在很多平面设计师的电脑字库里。”
这些被称为 “江湖体”“霸蛮体”“国潮体”“肌肉男体” 的字体,笔画扭曲肿胀如得了肿瘤。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这类字体曝光率高,一些不懂分辨的人竟将其当作书法范例临摹。邱志杰认为,核心原因在于设计专业教育中书法课程的缺失,更关键的是审美品位问题。书法作为中国文人 “六艺” 之一,关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度。品位的败坏,不仅影响广告、海报、片头的字体美观,更会污染城市风貌。
对于字体丑陋的问题,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称 “这个字我骂了好多年了,终于有人说难看了”;有人认为责任不在设计师,而在缺乏审美的甲方;还有人指出字体版权侵权风险大,存在钓鱼式维权,导致 “好看的不免费,免费的不好看”。
设计师排版,怎能不带脑子
在机场、电视、广告牌、海报等诸多地方,“尚巍手书” 是出现频率极高的 “丑字”。尚巍是一位 90 后,身上贴着 “字体设计师”“一个行走于机打时代的手写人” 等诸多标签。2016 年,他从设计公司裸辞后,为了在北京生存,窝在 9 平方米的屋里,仅用 28 天就完成了包含 9169 个汉字的 “汉仪尚巍手书” 字体创作,期间每天写字十几个小时,用完 3 瓶 500 克墨汁,报废 4 支毛笔,写完后右肩肿胀,右手腕比左手腕粗一圈。他称自己手写字的最大特点是 “笔画失衡”,但能 “在失衡中找寻共生”。
“汉仪尚巍手书” 上线后,因当时中文字库手写字体极度匮乏而迅速走红。有网文这样评价它:“将狂放、张扬、宣泄的情绪融入文字,给了可以在这个时代释放的最强音(也给了设计师排版不用带脑子的机会)。” 后来,尚巍又推出 “清茶体”“少年体” 等多套手写字体,还为《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电影及《这就是街舞》等综艺节目题写片名或字幕。
2021 年 7 月,尚巍因车祸意外去世,但关于 “尚巍手书” 的争议从未停止。有人觉得它孔武有力,也有人认为它像大扫帚,污染了中国书法,是低美感社会的典型案例。出版人、作家杨葵曾在参加北师大文学院校友会活动时,看到纪念册用了 “尚巍手书”,当场直言 “哪怕再多人都用如此鄙俗的字体,北师大尤其是文学院也绝不该用”。他感叹:“这个时代,流行逃避凝重。众人狂放、张扬、宣泄,正是因为被愁苦包裹,想要逃避,于是变得轻飘、散漫,一泻千里。”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人们对书法审美能力的逐渐丧失,与当下手写习惯的消失密切相关。以前,人们还会感叹提笔忘字,如今主要靠键盘和触摸屏敲字,提笔写字的机会少之又少,唯一常写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名字。曾经,人们会赞叹老师的一手好字,如今老师上课多依赖 PPT,板书被视为耗时费力的体力活。学生练习书法,也多是为了卷面分,这使得 “衡水体” 备受青睐。
当然,仍有人在认真写字。写得一手好字,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仍能加分。在一些书香气浓厚的城市,如潮州,从店面牌匾、客厅字画中能看出对汉字和书法的尊重。但有些旅游景区,却有 “国际著名” 的 “书法大师” 挥毫泼墨,写下 “马到成功” 等字样现场拍卖,显得不伦不类。
在文艺圈,韩寒、徐静蕾字迹出众,孙俪为《理想之城》题写片名,祖峰为《长安十二时辰》题写片名和片头。而在电影片名手写字方面,张艺谋的审美备受认可,他的《英雄》《影》等多部电影片名都由南京书画院专业书法家许静题写。市面上也有不少有审美力的字体运用,如 “招商银行” 取自《爨宝子碑》,“梅见” 的 “梅” 字取自陆柬之、“见” 字取自赵孟頫等。阿里巴巴 2019 年推出的普惠体,开放商业授权给全球个人和商家免费使用,也为字体审美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2 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通知,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 “丑书”“怪书” 类信息化字体亮剑。网友评价,从甲骨文到唐楷,书法走的是精细化、规整化、文人化道路,书法创新应是 “戴着镣铐跳舞”,而非浮夸化、粗鄙化。
归根结底,还是要治愈 “我们时代的审美匮乏症”。正如《新周刊》在 “低美感社会” 专题中引用的观点:“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识字的非文盲倒往往有不少不分美丑的美盲!”(吴冠中)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木心)。

作者:盛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盛煌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