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犯错也有策略?
日期:2025-11-14 16:00:17 / 人气:8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本名为《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的书。从书名可知,其内容与达尔文的进化观察在投资领域的应用有关。不过,我们不必将它单纯视为一本投资类书籍,投资并非此书重点,作者主要是以自己熟悉的投资工作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进化论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类错误与二类错误
统计学中存在著名的错误分类,即一类错误(Type I Error)和二类错误(Type II Error)。一类错误是假阳性,即实际情况不存在,但显示为存在,就像“狼来了”的故事,狼实际上没来,放羊的孩子却喊了起来。二类错误则是假阴性,实际情况存在,却没有显示出来,比如狼来了,放羊的孩子却没喊。
在进化过程中,减少二类错误明显比减少一类错误重要得多。如果犯了一类错误,比如在没有危险时,如草丛里没有蛇,风声只是风而非猎豹靠近,却因惊吓而逃跑,最多不过是少吃一顿饭,虽然寻找食物不易,但至少不会马上丧命。然而,如果犯了二类错误,有危险靠近却毫无察觉,就可能当场遭遇致命危险。
进化是建立在大量淘汰的基础之上的。那些尽量减少二类错误的物种,生存下来并留下自己基因的几率更高,这正是进化优胜劣汰的结果。
投资领域的应用
投资领域同样如此,更重要的是规避二类错误,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代价大小
通常人们理解的投资风险是“投资回报跟预期回报的差距”,但实际上,投资真正的风险是损失本金。只要资本池子还在,回报不如预期可以耐心等待新的机会。可一旦赔掉本金,就意味着彻底失败。
坏项目数量多
坏项目(会赔钱的)总是比好项目多很多。夸大、虚假的情况可以通过尽调尽量排除,但即使是认真经营的企业,也会遇到诸多困境,如经济下行、行业周期性低迷、优秀员工跳槽、消费者喜好突然变化、新政策出台等。本意并非不良但结果糟糕的项目,往往比结果好的项目多。
假设一个投资人的判断正确率能达到80%(这已经是理想化的假设),她看了4000个项目,其中1000个是好项目,3000个是坏项目。那么她会错过200个好项目,投中800个(一类错误);同时会排除2400个坏项目,但仍会错误投上600个(二类错误)。总共投了800 + 600 = 1400个项目,真正的正确率是800 / 1400 ≈ 57%。
由此可见,即便80%的情况下能看准,最终仍有将近一半的项目会赔钱。如果这位投资人致力于将错误率降低到10%,但主要减少的是一类错误,那么她会投中900个好项目和600个坏项目,最终正确率变为900 / 1500 = 60%,仅比之前提高了3个百分点。而如果她主要减少二类错误,那么她会投中800个好项目和300个坏项目,最终正确率是800 / 1100 ≈ 73%,结果相当不错。
生活决策中的体现
进化原理不仅适用于投资,对我们生活中的决策也非常有用。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 健康方面:一类错误是注意到身体的一些疼痛,去体检后结果虚惊一场;二类错误是以为慢性疼痛是“小毛病没事的,也不很疼”,实际上躯体化问题可能已经很严重。
• 感情方面:一类错误是以为对方是不对的人,果断分手,结果发现错过了一个不错的人;二类错误是以为感情中的一些价值观小摩擦不是大事,结果浪费数年,消耗自尊,遍体鳞伤。
• 表达方面:一类错误是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说错了话,会感到尴尬,但保留了成长的机会;二类错误是不敢说,以为不说也没关系,长期限制了自己,错过机会。
一类错误并非没有代价,错过不错的对象、说错话都是有代价的。但重点是这些代价不影响生存,而且养成的习惯长期来看对自己有利。二类错误则相反,犯的时候往往没有即时代价,但长期隐患很大,一旦爆发就可能遭遇巨大打击,在相关领域“game over”(并非真的死亡,而是在该领域失败)。
这与《反脆弱》中提到的“杠铃策略”类似:当代价可接受且收益无上限时,风险再大也值得全情投入;当代价不可接受时,风险看起来多小都不要去碰。
这本书里蕴含着很多这样精彩的进化论应用实例,通过投资的实践案例,我们能看到其在生活各方面的应用。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需要学会适应这个世界的规则,而进化论无疑是最懂生存游戏法则的理论。
作者:盛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黄金到底还能不能买?11-15
- 双11,处方药也能狂欢?11-15
- 特朗普在“中国后院”,下了一盘...11-15
- 靠差价赚钱的经销商,生意已经走...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