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2》:华丽地走向失控

日期:2025-10-04 12:25:04 / 人气:25



春节档向来是国产大片角逐的战场,而《刺杀小说家2》带着前作的争议与期待再度来袭,却将这部被寄予厚望的重工业大片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首映日过后,猫眼专业版大幅下调票房预测,若网传三亿投资属实,影片或将面临巨大的回本压力。这部续集不仅延续了前作口碑两极分化的特点,争议更是有增无减。

双重世界:"谁是谁的神"的游戏

《刺杀小说家2》片头注明"本片基于双雪涛小说《刺杀小说家》的概念创作"。第一部中,郁郁不得志的小说家路空文在《弑神》里创造了"云中城"世界,小说情节与现实相互影响,既为他带来危机,也成为主角"云中城"少年空文的生命能量来源。

第二部继续围绕"两个世界"展开,但进行了世界观升级。现实世界中,蝉窃取了《弑神》,路空文被指责剽窃,陷入更大挫败。为完成《弑神2》,他与假意示好的蝉合作,与好友关宁和小橘子渐行渐远。异世界中,赤发鬼被打败后,云中城陷入混乱,各方势力争夺城主之位。少年空文为改变伙伴命运,与赤发鬼踏上寻神之旅。

这一部的显著变化是角色能真正实现双向穿越。少年空文将路空文视为神,穿越至现实后却成为路空文的拯救者,帮助他解决现实危机和精神危机。当路空文称"少年空文是我的英雄"时,二者的"神—人"关系对调,即"谁是谁的神"的主题呈现。

然而,这种设定在制造笑点、推动叙事的同时,也使故事主题逐渐模糊,人物情感处理显得轻率。例如,空文为改变伙伴命运抵达现实世界后,为何将使命抛诸脑后?路空文此前执着"扭转人生",见到空文后执念为何消失?路空文作为异世界造物主,为何不知赤发鬼假死?这些逻辑漏洞在彩蛋中虽可能得到解释,但又有多少观众会坚持看到彩蛋呢?作为商业类型片,主线叙事中及时给出合理解释以保证观感连贯与信服,是《刺杀小说家2》明显欠缺的。

三个维度:制作、想象与故事的失衡

评价《刺杀小说家2》可从制作水准、想象力与故事完成度三个维度入手,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影片"东方奇幻"的核心卖点。

制作水准上,相比前作有明显进步。导演路阳透露影片视效镜头约2800多个,占比超90%。入云龙出场的"烛龙"、赤发鬼施展"饕餮之术"等场面视觉冲击强烈,前一个小时赤发鬼与"云中三虎"的对战戏有效提振叙事节奏,充分展示了影片的技术实力。

想象力层面,基于"双向穿越"设定,影片有很多创意点。如被视为"神器"的路空文落下的小米手机,赤发鬼到现实世界后建"赤发财富中心",两个空文同框出现在时代少年团演唱会现场等。故事结局正反派决战时,创作者想象力彻底放飞,路空文带着一行人在两个时空不断跳跃,制造出令人捧腹又意外的场面。这些元素使影片比前作更具爆米花大片气质,若观众能进入情境,或能获得高潮迭起、笑点密集的体验;但难以入戏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情节荒诞。

然而,故事完成度这一关键维度却存在硬伤。叙事薄弱是前作口碑两极分化的主因,也是其难以获得广泛认可的阻力,在第二部中问题更为突出。路空文的"夺回一切"、少年空文的使命感、赤发鬼掌控自我命运的决心等,都因混乱且存在逻辑漏洞的呈现,未能为观众提供清晰的情感锚点。片尾"献给每一个奋力生活的你"的致敬,因叙事臃肿,难以让观众辨明承载角色与对应故事,反而增添了廉价鸡汤色彩。整体来看,影片像是先有制作场景需求和穿越点子,后拼凑故事骨架,极易导致叙事失焦、失控。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影片因短板明显而面临更大挑战。

作家的奥德赛:初心的迷失

《刺杀小说家》英文片名"A Writer's Odyssey"(一个作家的奥德赛)体现了第一部及原著的核心精神。路空文在现实世界是"失败者",因痴迷写作失去诸多机会,但他能通过写小说战胜遥不可及的人和事,这是一种给渺小孤独创作者的美梦,也是第一部"只要相信,就能实现"的精神内核。

然而,第二部虽继承名字与世界观,却丢失了这股精气神。路空文开始自我怀疑,"痴人之梦"破碎,现实与异世界的联动从英雄梦想降级为奇幻背景设定。电影不再是"一个作家的奥德赛",丢失了最动人的初心。对不同角色而言,故事有了不同解读,如赤发鬼的反抗命运、"云中五虎"的弥补遗憾,彩蛋中可能的人工智能觉醒故事,但"奥德赛"沦为"多重奏",故事的作者性消解,影片也因此失去了独特魅力。

《刺杀小说家2》在制作和想象上虽有亮点,但叙事问题突出,核心精神的缺失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严峻考验。

作者:盛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盛煌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