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死了,请不要用Sora复活我

日期:2025-10-19 13:43:42 / 人气:2


近期,“保时捷最佳销冠遭AI恶意伪造视频”事件冲上热搜,当事人第一时间选择报警。但她并非个例——被AI捏造、恶搞的公众人物名单仍在不断延长,甚至延伸到了已逝世的人物身上。

若已故物理学家霍金能看到自己被AI“复活”,出现在“遭鳄鱼攻击”“被拳击手狂揍”的视频里,想必也会第一时间想要维权。这类让死者“复活”并进行恶搞的内容,近来成了Sora App上的热门片段。

原则上,OpenAI明确禁止未经同意制作、生成在世公众人物的视频,这也是Sora推出“Cameo”功能的核心原因——帮助用户合法分享自身形象。对于在世人物的形象使用,OpenAI有严格要求:必须经本人允许方可使用。

因此,Sora初期的出圈视频多是恶搞奥特曼,比如让奥特曼“偷显卡”“学唱跳”“撒娇卖萌”。但很快,用户发现了规则中的一大漏洞:Sora允许制作已故公众人物的视频。凭借对逝世人物的高还原度、快速生成能力,以及恶搞内容的传播力,Sora迅速登顶应用排行榜,上线不到五天下载量便突破100万次,速度超过当年的ChatGPT。


## 若我离世,别让AI再折腾我的形象
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曾饰演《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的女儿塞尔达·威廉姆斯,曾在社交媒体公开呼吁:不要再向她发送父亲的AI视频。这些视频中,罗宾在Sora 2的“帮助”下被“复活”,出演从未参与过的剧本——既有虚假的苹果广告,也有与另一位已故演员在颁奖典礼上“互动”的片段。

这种对逝世人物的恶搞,引发了众多家属的强烈不满。除了长期反对AI生成内容的塞尔达,她在Instagram上愤怒表示“这些视频令人作呕”,直言“看着真实人物的遗产被简化为‘大概像他们、听起来像他们就够了’,既愚蠢又浪费时间,这绝不是父亲想看到的”。

马丁·路德·金的女儿伯尼斯·金转发了塞尔达的观点,直言“请停止”;喜剧演员乔治·卡林的女儿更是透露,家人正全力对抗这类深度伪造内容。

在Sora上,被恶搞的逝世名人远不止这些: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被篡改,加入大量结巴片段;李小龙被“安排”举办“龙之能量”DJ派对;迈克尔·杰克逊“化身”脱口秀演员,拿着香蕉在厨房主题场景中表演;而坐在轮椅上、患渐冻症的霍金,竟被生成“在巨型滑板坡道上频繁翻车”的视频——这些内容彻底背离了人物本身的形象与尊严。


## 我们真的准备好迎接AI时代的社交媒体了吗?
在这些恶搞视频的评论区,充斥着各种玩梗言论。以霍金的恶搞视频为例,多数网友的留言是“怪不得霍金警告人类别研究AI”“余华看到这段视频后,转头看向了史铁生”“史铁生:我简直就是个新兵蛋子”;也有网友严肃表态:“人死了就是死了,我不想变成数据,被别人当电子宠物。”但这样的声音很快被“想太多”“恶搞针对的是知名人物,和普通人无关”的评论淹没。

可事实是,AI伪造与数字遗产的问题,早已不只是公众人物的“专属困扰”。近期,李玟的网易云账号因运营商重新释放手机号,被陌生用户登录,其收件箱中粉丝的祝福内容被意外曝光——这件事已足够令人不安,而在AI视频泛滥的时代,数字遗产面临的不仅是“被窥探”,更是“被主动伪造、篡改”。

若我死后,社交媒体账号被他人登录、私人内容被查看,已是生前不愿见的事;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AI可能拿走我所有的数字痕迹——照片、声音、文字,再创造出一个我从未认可的“我”。这种“消费”不再是基于我留下的真实痕迹,而是基于AI捏造的虚假形象。

所谓的AI“复活”,从不是因思念而生的“记得”,而是对身份的占用、对数字遗产的牟利性替代。没人希望自己生前的数字资产,在死后被如此滥用。如今,AI技术已将伪造视频的成本降至近乎为零,篡改的边界也彻底模糊——我们需要解决的,早已不只是“账号安全”这一个单一问题。


## OpenAI的态度:从“言论自由”到政策摇摆
面对争议,OpenAI的态度始终处于变化中。CEO奥特曼此前在博客中称,用户对已故人物的AI二创,应被定义为“粉丝互动小说(interactive fan fiction)”——这个定位精准反映了OpenAI对这类内容的本质看法:认为用户只是与熟悉的文化符号进行二次创作,进而获得传播。

但问题在于,当二创演变为恶意恶搞时,已逝世的人如何“选择”自己的形象是否被篡改?奥特曼在后续播客采访中甚至表示:“大多数版权方其实希望自己的内容被二创,他们只是需要规则来界定范围;今天大家说‘不想我的内容出现在AI视频里’,明年可能会抱怨‘为什么我的内容还没被放进去’。”

这番言论遭到了家属们的反驳。一位已故人物的亲属直言:“为什么开发者不能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用同样的道德、良知和关怀来行动?”未经同意擅自使用他人数字遗产,本质上是不道德的,甚至可被视作AI时代的“数字盗墓”。

在大量反对声中,OpenAI的政策开始调整:起初称相关政策基于“描绘历史人物时强烈的言论自由利益”;上周表示将允许“近期逝世”公众人物的代表请求阻止其肖像出现在Sora视频中;昨日又回应媒体,称已收到马丁·路德·金遗产公司的请求,暂停了相关视频生成,并提到“加强对历史人物的保护”,同时仍要求家属主动申请禁止。

但截至目前,OpenAI仍未明确“近期去世的人”具体定义。如今在Sora生成视频时,无论是上传AI生成的人物图片,还是真实人物图片,都会收到“当前不支持上传包含写实人物的图像”的提示——政策的模糊与临时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AI“复活”的边界:不止于恶搞,更关乎信任
AI“复活”的争议,远不止恶搞本身。就像互联网上用AI进行视频电话诈骗一样,深度伪造除了涉及数字遗产归属、伦理道德争议,恶意伪造更会引发现实危害。前段时间,TikTok上兴起“AI流浪汉恶作剧”风潮:有网友用AI生成“流浪汉闯入家中”的照片发给家人,导致家人因内容过于真实而“吓得发抖”。

这条视频获得500多万人点赞,引发网友接力模仿。当地警官专门发文批评:“这个恶作剧将无家可归者非人化,让受害者恐慌,还浪费了警察资源——出警的警员最初不知道这是恶作剧,会将其视作真实的入室盗窃,可能引发危险局面。”

奥特曼计划将Sora打造成一款比当下抖音更“让人无法自拔”的AI视频产品,但显然,这款产品的瓶颈从不是“恶搞好不好玩”。那些被随意生成的深度伪造内容、被忽视的肖像版权、不受保护的数字遗产,才是真正的核心问题——只有解决这些信任危机,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迎接一个健康的“AI抖音时代”。

或许到那时,我才敢说:“请用Sora复活我吧。”

作者:盛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盛煌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