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Slogan“去竞技化”:一场瞄准Z世代的消费心理迁徙
日期:2025-07-29 09:52:38 / 人气:8

一、Slogan之变:从“挑战极限”到“享受过程”的品牌转向
全球运动品牌的宣传标语正经历一场集体转向。Adidas将沿用20年的“没有不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更新为“你行的(You Got This)”,迪卡侬发布新口号“Ready to Play”,On昂跑、HOKA、lululemon等品牌也纷纷弱化竞技属性——前者从“Time to Fly”变为强调个体价值的“Tomorrow is Yours”,后者用“FLY HUMAN FLY”传递超越自我的人文关怀,lululemon更从瑜伽主题转向“Be All In”倡导全情投入的生活状态。国产运动品牌亦同步跟进,安高若提出“运动就是玩”,将运动乐趣置于首位。
回溯经典,Nike的“Just Do It”、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安踏的“永不止步”曾代表着运动品牌对竞技精神的极致推崇。而如今,Slogan中“超越”“突破”“极限”等词汇逐渐被“体验”“包容”“快乐”替代,折射出运动品牌从专业竞技场向大众生活场景的战略迁移。
二、Z世代崛起:自我感受取代偶像崇拜的消费新逻辑
这一转型的底层驱动力来自消费主力军的更迭。DT研究院调研显示,KOL推荐和明星代言对Z世代消费决策的影响权重最低,而产品使用体验与个人真实需求成为购买核心考量。当“自我感受”超越外部偶像力量,运动品牌的价值锚点也随之改变——不再强调通过专业装备助力竞技突破,而是聚焦于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感。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进一步加速了这种变化。“好”的标准不再单一:维密秀的完美身材神话被打破,运动品牌广告中的模特呈现多元体型、肤色与状态;健身目标从单纯减脂增肌转向情绪管理、社交疗愈等多元诉求。《2023青年消费调研》指出,超42%的运动爱好者将锻炼视为情绪调节手段,女性群体中这一比例更是超过半数。运动品牌的Slogan转变,本质上是对这种包容性社会心态的呼应。
三、社群归属:运动品牌构建情感联结的新战场
在竞技光环逐渐褪去的当下,运动品牌正通过强化社群运营寻找新增长极。始祖鸟在上海打造的全球最大生态体验旗舰店“始祖鸟博物馆”,将产品展示与沉浸式户外文化体验深度融合;Gymshark在伦敦摄政街的旗舰店则创新性地将训练空间融入购物场景,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运动氛围。这些超级门店已超越传统零售功能,成为品牌文化的实体载体和用户情感联结的枢纽。
更值得关注的是,运动品牌的包容性设计正在创造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大码模特登上广告页传递身材自信,孕期哺乳内衣满足特殊时期需求,跨场景服饰适配居家、户外等多种生活情境。正如Vuori倡导的“跨场景舒适风格”和alo yoga推崇的“Wellness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品牌正突破单一功能性定位,向涵盖身心疗愈的生活方式品牌进化。
四、行业天花板下的突围:从卷产品到卷体验
运动服饰市场的增长瓶颈倒逼品牌寻找差异化路径。Adidas和Nike连续多个季度的业绩波动显示,单纯依靠明星代言和产品迭代的传统打法已显疲态。开设“Nike Well Festival”系列活动推广生活化运动理念,或是通过Slogan焕新传递“人人皆可参与”的品牌信号,实质都是品牌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尝试。
这场转型本质上是社会心态变迁的商业映射——当社会从高速增长步入平稳发展期,“与其更高更快更强,不如舒适自在可持续”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主流。运动品牌的Slogan之变,不仅是对Z世代消费心理的精准捕捉,更是整个行业从“竞技崇拜”向“人文关怀”转型的关键注脚。未来的赢家,或许属于那些最能帮助普通人发现运动乐趣、构建社群归属感的品牌。
作者:盛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网红卫生巾 “翻车”:辛巴的信任...07-29
- 日美关税谈判与石破茂首相风波:...07-29
- 标普指数五连新高背后:乐观情绪...07-29
- 运动品牌Slogan“去竞技化”:一...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