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倍电影票价的表演:谁在用 “奥特曼” IP,疯狂赚钱?
日期:2025-09-13 16:13:46 / 人气:2
孩子的 “心头好” 自带 “钞能力”,哪怕价格远超预期,家长也愿为圆孩子的 “偶像梦” 咬牙买单。然而,高价背后,奥特曼 IP 演出市场却乱象丛生 —— 虚假宣传、质量低劣、授权真伪难辨等问题频发,让这场 “童年狂欢” 沦为不少家庭的 “糟心体验”。
一、高价演出的 “落差感”:400 元门票换不来 “正版体验”
“6 月初花 400 多元抢了两张《奥特曼之星穹曙光》儿童剧票,结果太失望了。” 西南某城家长李璐(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 “每经记者”)吐槽,这场演出单张票价是普通电影票的 6 倍,却未兑现宣传中的核心权益,还暴露诸多问题:
- 权益 “缩水”:购票时海报承诺的 “VIP 大礼包”(含变装秀、正版发光光剑、手办套盒)全部 “消失”,仅领到普通奥特曼礼盒和合影机会,孩子失望不已,李璐只能自费买光剑安抚;
- 质量粗糙:无专业舞美设计,灯光刺眼、音响刺耳,奥特曼皮套(演出服)简陋到藏不住表演者的头发,甚至需要工作人员搀扶出场;
- 强制消费:多位家长反映,想与奥特曼合影需额外购买上百元产品,现场排起长队。
另一位家长黄鹂(化名)也表示,演出中不少孩子被刺耳的音效和粗糙的表演吓哭,自己的儿子全程吵着要离场。
针对此类情况,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颜指出,商家已涉嫌 “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家长基于对 “VIP 权益” 的信任支付高价溢价,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 “退一赔三”;若演出质量与宣传严重不符,还可以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为由要求退票退款。
面对投诉,《奥特曼之星穹曙光》举办公司称已获得 “奇奥天尊授权”,并提供了影院演出许可证,但未对 “虚假宣传” 问题给出明确解决方案。
二、授权乱象:3000 元就能办一场 “奥特曼秀”?核心版权方打假
作为全球顶级吸金 IP,奥特曼 2024 年以 74 亿美元总收入位列全球最赚钱 IP 第 53 位。2025 年截至 7 月,国内奥特曼相关演出已超 700 场,覆盖 121 个城市,其中影院演出占比最高,且多数宣称 “奇奥天尊授权”。但这一授权链条,却存在诸多疑点:
1. 授权费 “断层”:单场低至 3000 元,仅为正规授权的 “零头”
每经记者以 “寻求授权者” 身份暗访奇奥天尊发现,若签订 “一年 100 场演出协议”,即可获得奥特曼影院演出授权,总费用依影厅大小定在 30 万 - 50 万元,单场授权费低至 3000 元。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同量级 IP 儿童剧(如迪士尼、小猪佩奇)若一周演出 6-8 场,总费用近 300 万元,其中授权费占比超三成,单场授权成本往往突破 10 万元 —— 两者相差近 30 倍。
2. 核心版权方 “打假”:影院演出授权从未开放
奥特曼母公司圆谷在中国内地的核心版权总代理是新创华,其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目前未对外开放奥特曼在电影院的演出授权。”
新创华解释,国内大部分影厅前排空间有限,无法搭建适合真人演出的场地,难以保证观众体验,“前些年简单试水后就果断放弃了”。目前新创华仅针对 “小型舞台剧” 授权,每年演出合计 100 场出头,且合作方多为专业剧场。
3. 奇奥天尊的 “版权来源”:49 年前的历史遗留问题
为何奇奥天尊能 “授权” 奥特曼演出?根源在于 1976 年的一份合同:
- 当时圆谷因财务困境,将《初代奥特曼》等 9 部作品的海外著作权无限期转让给泰国人辛波特;
- 辛波特后续将版权层层授权,最终奇奥天尊获得这些作品在中国的 “商品化权利”“游戏权利”“主题权利” 等;
- 但截至目前,圆谷与新创华就奥特曼版权问题,仍与奇奥天尊存在多起诉讼案件 —— 本质上,奇奥天尊仅拥有 “少量初代奥特曼 IP 版权”,而非完整的奥特曼 IP 授权。
三、IP 吸金能力有多强?撑起两家上市公司业绩,却因版权混乱埋雷
奥特曼 IP 的 “钞能力” 不仅体现在演出市场,更深度绑定了国内企业的业绩,甚至推动多家公司上市或冲击 IPO:
- 卡游:2018 年获得奥特曼 IP 授权后,开发的奥特曼卡牌风靡市场。2024 年卡游营收 100.57 亿元,其中集换式卡牌收入 82 亿元(占比 81.5%),而奥特曼系列是集换式卡牌的核心品类;
- 布鲁可:2025 年 1 月在港股上市,其 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收入中,奥特曼 IP 相关产品占比分别达 63.5%、57.4% ,是业绩爆发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版权分割导致的市场混乱,正不断消耗奥特曼 IP 的商业价值:
- 消费者体验受损:同一 IP 在不同授权方下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如粗糙演出、劣质衍生品),家长高价买单却难获匹配体验;
- 市场竞争不公:低价授权的 “山寨演出” 挤压正规授权方空间,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 品牌形象贬值:版权纠纷频发,叠加 “虚假宣传”“强制消费” 等负面新闻,奥特曼 IP 的全球影响力持续受损。
更严重的是,已有创业者因加盟 “奥特曼代理业务” 遭遇欺诈,损失近 30 万元。
四、行业警示:IP 版权需 “从源头守护”
对于奥特曼 IP 的乱象,多位行业人士指出,这为本土 IP 发展敲响警钟:
- 新创华表示,未来 IP 合作将倾向 “头部企业” 或 “有潜力的长期伙伴”,竞争核心会从 “IP 影响力” 转向 “内容 + 体验深度”;
- 新宏睿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夏宇宸估算,因 1976 年的版权转让,圆谷近半个世纪来累积损失或超百亿元。他强调:“头部 IP 具备授权费溢价能力,企业必须在创作初期重视版权完整性,避免历史遗留问题损害长期收益”;
-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建议,国产 IP(如哪吒、白蛇)应建立 “完善的授权与合规体系”,通过跨产业合作(衍生品、游戏、主题公园)延展价值链,提升全球竞争力。
截至发稿,每经记者就 “版权流失损失”“收归计划” 等问题联系圆谷,尚未获得回复。这场持续 49 年的版权纠纷,以及由此引发的市场乱象,或许还将在奥特曼 IP 的商业版图中,留下更长时间的印记。
作者:盛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6 倍电影票价的表演:谁在用 “奥...09-13
- 如何当好一个职业董事长:基于曹...09-13
- 手表的压力测试其实是骗你的,准...09-13
- 不逼你选电动,才是中国车的真底...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