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90后自救指南:在坏情绪中寻找出口
日期:2025-10-24 14:27:02 / 人气:6

在朋友圈里,一位26岁的高校万能班导师@曾十四分享了自己的情绪自救法,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关于当代年轻人如何应对坏情绪的层层涟漪。
@曾十四提到,每当难以走出某种情绪或状态时,她会更换或清理身边的物件。从洗发水、沐浴露,到毛巾、床单,再到牙刷,她都要换成新的。手机壁纸、铃声、锁屏,电脑桌面也统统换掉,还会配上骚气的手机壳和干净的手机膜。她会把桌上的杂物扔掉,翻看读书笔记和陈年日志,清理手机相册和百度网盘,吹陶笛、奏卡林巴琴、哼歌,删除备忘录里的琐碎内容,制定又撕掉计划表。她深知人生时刻都在切换与逃离,虽无法完全阻断坏情绪,但能在能力范围内掌控生活。这个清风朗月的温柔姑娘,用行动告诉我们,对生活来一次大的断舍离,是排解坏情绪、走出思维困境的好方法。
当代年轻人仿佛被“丧”字笼罩。读书时面临论文压力,毕业前后有求职压力,工作后又有做不完的工作,各种deadline如影随形,还有恋爱、买房、结婚、养娃等难题,桩桩件件如乌云压境,让人无处躲藏。而@曾十四的断舍离之法,无疑为年轻人提供了一条排解坏情绪的思路。
为了探寻更多应对坏情绪的方法,作者采访了身边的一圈朋友,得到了许多共通又有趣的答案。
26岁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在读@赵博士,分享了硕士期间的解压方式。他就读的师范院校新校区绿化不错,离宿舍楼不远有一处叫“不高山”的小山丘,山间曲折多径,树种繁多,还有一弯小溪流淌,东侧飞流而下汇入昆明湖,湖里有锦鲤、金鱼、鹅鸭。每当烦躁不安时,他会去湖边的山上,观察树木发芽、灌木开花,细数蝌蚪,记录白鹅夫妇教孩子梳洗,听流水潺潺,心也会随之安静下来。他还会去听音乐学院办的音乐会,在艺术环境中放空自己。
28岁的某国企产品运营小姐姐@兰溪,将赶走坏情绪分为四种境界。第一种,坏情绪常有,若在忙,就和朋友在微信上吐槽几句,然后该干嘛干嘛,一忙解千愁。第二种,坏情绪影响到手头事情时,需要一个电话粥或促膝长谈来排解,若能伴随火锅的咕嘟声,心情会更好。第三种,当人生不如意,无可奈何又愤懑不平时,会通过购物来弥补,比如买心仪已久的jimmy choo,刷卡瞬间会觉得“老娘值得最好的”。第四种,让别人开心来治愈自己,周末会为爸妈做饭,看到爸妈吃得开心,自己也会收获满足感和价值感。
27岁的自主创业者@法外,解压方式多样。压力大时,他会钓鱼、和朋友喝两杯或者在家收拾屋子。而当坏情绪上来,他会选择什么都不做,睡一觉,醒过来基本就会平复不少。
26岁的户外徒步达人@阿瑶,分享了自己独特的解压经历。今年四月一个阴雨天,她甩开男朋友的视线,独自去了深圳湾公园瞎走。她一个人狂走,享受安静,以跑步、游泳等方式保持一个人的安静,将情绪收在自身范围内。她还提到女孩们高频提及的解决方式,如自己偷偷哭一场,把坏情绪和眼泪一起赶出身体;吃顿美食,最好是涮火锅,酣畅淋漓流一身汗后重获活力;剪头发,以毒攻毒;K歌,吼到嗓子冒烟、脾肺一起疼,心就不疼了;看无脑综艺、刷剧、逛淘宝,分散注意力;找朋友煲电话粥,但越长大越不好意思把负能量输送给朋友。
@今心与禾火认为,坏情绪大多源自人际关系,他倾向于自我消解,先一个人独处,放空自己,逼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然后写字。不经大脑、不要思考地直接写下不加工的真实感受,就像和人倾诉一样,之后再写事情的来龙去脉,像旁观者一样分析,从而进入理性思考阶段,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方法。他觉得写作是行走的树洞,也是自我疗愈的秘方。
鲁迅先生曾说:“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我们虽然无法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但一定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开心,也大概率知道怎样拯救自己的不开心。人生是一个自己和自己周旋的过程,不管用哪种方式,都要及时收拾自己的垃圾情绪,力争快乐,让自己的能量越来越强大。毕竟,爱自己,才是和坏情绪对抗的最大武器。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每一位读者拯救不开心,走出坏情绪的阴霾。
作者:盛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汪汪队:7年救出270人,搜救犬与...10-24
- 陈天桥砸百亿的赛道爆发:脑虎科...10-24
- 维基百科在AI时代的衰落:平台价...10-24
- 最离谱的AI搞钱方式,诞生了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