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论文乱象:制度之弊与行业之痛
日期:2025-05-09 10:51:17 / 人气:4
最近,医学圈可谓瓜田不断。董小姐涉嫌学术造假事件尚未平息,山东齐鲁医院又因一篇离谱论文登上热搜。
离谱论文事件曝光
齐鲁医院的护士霍某某八年前发表了一篇关于“子宫肌瘤术期护理”的论文。论文中提到“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80 例”,“对照组男 27 例,女 13 例;观察组男 28 例,女 12 例”。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子宫肌瘤是女性疾病,男性根本不可能患病,可在这篇论文里,男性竟占了研究样本的七成。这一荒谬现象让网友们惊掉下巴。

据“微博智搜”整合素材推测,霍护士此举大概率是为了评职称晋升。在医护圈,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升级主管护士,需通过考试并发表至少两篇护理学论文。霍护士或许因写不出正经论文又无门路,便选择了购买论文代写服务,掏了一笔“润笔”让杂志编辑代写,自己可能都没看过成品。帮她发文的杂志挂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名下,论文代发中介称该杂志版面费 4000 - 10000 元,审稿流程快,三天就能完成。目前,齐鲁医院已判定霍护士学术不端并给予严厉处罚,但此事仍在持续发酵。
类似奇葩论文层出不穷
博主们扒出,类似的奇葩医学论文还有很多。当一只“蟑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很难不让人怀疑还有更多“蟑螂”藏在暗处。大家批判当事人之余,也开始反思医护晋升制度的合理性。
正反观点激烈碰撞
反对强迫护士写论文观点
很多人认为,强迫护士写论文的考核制度病态至极。其一,护士岗位更看重临床经验,打针不痛、一针见血的护士显然比只写论文的护士更受患者欢迎,写论文并非护士岗位的核心能力需求。其二,临床护士工作繁忙,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让他们根本无暇静下心来做科研。他们不像高校教授、研究员能自由支配时间。再者,能发论文的护士不一定就是能力强的好护士,可能只是与医生关系好,获得了科研资源和发表渠道。
支持护士发论文观点
反方则认为,让护士发论文是为了“和西方接轨”,初衷良好,旨在培养医护工作者终身学习的习惯。在美国,竞升高级实践护士通常要求硕博士学历并发表论文,英、加、澳等国也是如此。而且,在过去不用写论文的年代,护士晋升讲究“论资排辈”,这对有能力、有学历的新人并不公平。相比之下,用论文这类量化指标筛选人才更合理,论文至少是明确可查的。按领导推荐、病患评价或考试成绩选人都存在诸多弊端,论文相对来说更公平公正。
作者观点
作者对上述观点并不赞同。国外并非要求所有护士都发论文,基层临床护士大多通过考核就能升职加薪,发论文并非晋升必备条件。只有中级护士向高级职称迈进或转入教学、科研岗位时,才会涉及论文写作。过早要求初级护师发论文,会让他们陷入内卷竞争,要么氪金买论文,要么心生职业倦怠,弊大于利。而且,论文评审是否比年限晋升更公平也值得商榷。有门路的人可能凭借一篇纸上谈兵的论文实现跃迁,这对长期一线埋头苦干的人不公平。此外,在当前畸形的发表环境下,好论文不一定能发表,发在权威期刊的也不一定是好论文,“唯论文”式晋升难以合理分流人才。
医护圈论文发表困境
医护圈苦论文发表久矣。有的护士掏几个月工资买版面发文章,有的遇上骗子进退两难。若非热搜曝光奇葩论文,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护士们的现实处境。他们只能背负考核指标,在大环境中无力前行。王辰院士评价协和“4 + 4”模式时提到,该模式能为传统医学带来跨学科、多元化思维,找到优秀且有悲悯心的医学人才,这正是中国医学未来的希望。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悲天悯人是重要品质,患者希望遇到品行敦厚、技术精湛的医护,而非只会发论文、刷 KPI 的人。所以,应改革“唯论文”式晋升制度,它只会滋长戾气,难以让从业者对工作和患者生出温良情绪。
全民论文时代的荒诞
如今似乎进入全民写论文发论文的时代。中小学老师评职称要发论文,演员要发论文彰显文化品格,工程师晋升要发论文拿课题,银行柜员要发论文谈国计民生,爬电线杆的电路工人申请高级技工要发论文,参加科创竞赛的小学生也不例外。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论文真能证明写作者的能力、水平,能指导实践发展、引领学术创新吗?答案不得而知。“看世人慌慌张张只为那碎银几两,偏偏那碎银几两能解世人彷徨。”论文形塑的晋升机制,让懂门道的人多一条上升通道,普通人想往上走则需加倍努力。
作者:盛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广东恩平佛恩寺二期工地挖出“黄...05-09
- 巴基斯坦军方击落多架无人机,拉...05-09
- 特朗普或调整AI芯片限令,英伟达...05-09
- 华裔少女遭暴力围殴,社区呼吁协...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