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打工人,还需要午睡吗? 日期:2025-09-27 20:40:12 / 人气:39 午睡,如同深深扎根于国人睡眠基因中的生活习惯,早已融入日常。在小红书上搜索完美办公室,具备提神功效的咖啡机或许并非必备,但方便午睡的自助折叠床却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对众多上班族而言,即便早起灌下一大杯冰美式,午饭后也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半睡眠状态。有条件的上班族,会在办公桌后藏好折叠床,中午拉上遮光窗帘安然入睡;在不少公司,集体关灯午睡甚至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条件不允许也没关系,有人会后备箱带床垫,午饭后在停车位睡到昏天黑地。 中国睡眠研究协会调查显示,山西、重庆、安徽、广东四省中,超60%的调查对象经常午休。这种浓厚的午睡文化,或许与国人高含量碳水的饮食习惯有关。北方人钟爱的面食,如包子、大馒头,南方人餐桌上的小炒菜配白米饭,这些传统中餐不仅好吃下饭,而且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且升糖指数较高。大量摄入这类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进而促使大量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会使色氨酸进入大脑,色氨酸在大脑中又会转变成血清素,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困意。简单来说,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会使糖分快速释放到血液中,加速大脑内血清素的形成,让人很快感到困顿。吃饱了睡个午觉,成了很多人共有的午后回忆。 午睡,国人从小培养的生活习惯 每天中午1点之后,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午睡是每个国人从小就熟悉的生活习惯,中小学时期开始的午睡文化,几乎贯穿了大多数人的成长历程。国内小学有巡逻午睡的查晌监督,高校的大课通常从下午2点开始,体制内和私企一般默认员工在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工作能力会大幅下滑。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法国著名旅行与摄影杂志GEO曾刊文聚焦国内的睡午觉习惯。以深圳为例,这座拥有1300万居民、作为全球主要电子元件生产“引擎”的大都市,人们工作时全速运转,但每到午餐过后,城市就会陷入寂静,键盘不再作响,电话铃声不再响起,生产线停止劳作,街道也不再热闹,整个中国仿佛都进入了昏昏沉沉、鼾声大作的状态。采访到的外国人起初很难适应,每次吃完午饭回来,办公室关上百叶窗陷入黑暗,同事们无论职位高低都拿出折叠床、枕头准备午睡,但工作9年后,他也逐渐习惯了。 我国的午睡习惯与高碳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在碳水大省山西,流传着这样的戏言:每天中午12:00到下午14:30,山西人会集体午睡,仿佛陷入短暂昏迷,网络上甚至难见山西ip。五月天演唱会太原站的开票时间也从惯例的13:55后延两小时,改为15:55开票。这种现象在国外被称为“food coma”(饭困)。与国人饮食不同,白人饭中碳水化合物比例普遍偏低,午餐通常是蛋白、蔬菜和水果,即便有Burger和三明治,白面包的占比也不大。从中医角度看,适当午睡可以养心,中午阳气最旺盛,在此时适当睡眠能补养自身阳气。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午睡就像开盲盒,结果难以预料。有时醒来神清气爽,有时却感觉巨累、巨困、头疼。午睡醒了之后头昏脑涨、嘴里干涩、眼睛不适、身体发飘的体验,很多人都经历过,甚至觉得不如不睡。 午睡其实真的有用 尽管大众对午睡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从科学角度来看,午睡确实有益处。在古罗马,人们就有午休的习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喜欢睡下午觉给自己充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常在会议之间小憩。 按照身体的自然昼夜节律(生物钟),午后二、三点时人们往往精力不佳,即出现“午睡综合征”(也称午后犯困现象)。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顺应身体需求午睡,而非靠咖啡提神与身体争夺大脑的使用权,能给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研究发现,适当小睡不仅不会导致思维迟钝和犯困,还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午睡似乎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午睡者在晚些时候能够多学习10%的信息量。另一项研究也证实,小睡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由此可见,午时小憩对学习和记忆力确实有积极影响。 午睡不仅对大脑有益,研究还显示它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好处。一项针对3400多名35 - 75岁人群的调查研究显示,与完全不午睡的人相比,偶尔午睡的人心脏病发作、心衰或中风风险降低近一半。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晚上睡眠不足,仅依靠午睡是远远不够的。睡眠质量不能仅看睡眠时间,夜间睡眠和日间睡眠对身体代谢及恢复的影响不同,夜间睡眠无法靠白天睡觉弥补,包括回笼觉在内的补充睡眠会直接干扰人体生物节律。 怎么睡才能让午睡效率最大化 午睡好处多多,但如何睡才能让午睡效率最大化呢?午睡的关键在于质而非量。一项发表在《Sleep》上的研究表明,午睡超过30分钟,睡醒后会进入“休眠惯性”状态,即身体刚从深睡眠中醒来时,会出现暂时性低警觉性、行为紊乱、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 除了体现午睡好处外,研究也发现了午睡的坏处。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与多种疾病风险有关,心血管患病风险会增加35%,死亡风险会增加30%,痴呆风险会增加40%。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午睡太久还会增加中风风险。通常情况下,一个优质的午睡,10 - 15分钟就足够了。 当然,午睡并非适合每一个人。有些人午睡后晚上会失眠,那么保证晚上的睡眠质量才是首要前提。此外,不要吃太饱后午睡,因为机体需要时间消化食物,否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问题。对于习惯晚上健身的上班族来说,午睡是个很好的休息方法。夜间运动通常会延迟晚上的入睡时间,但第二天仍要按时早起上班,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健身效果,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运动恢复,还可能导致运动表现下降。适当的午睡小憩可以填补睡眠空缺,提升精神状态。 最后,午睡时睡对姿势也很重要。趴着睡会导致呼吸不畅、头脸发麻、手臂酸痛,还会压迫负责分泌唾液的腮腺,更容易流口水,造成尴尬。如果坐在椅子上午睡,可以配个U型枕;趴着睡时最好垫个软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折叠床是最优选择。睡醒后进行适当的拉伸训练益处多多,它能提高血液循环,为全身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强关节灵活性,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刚睡醒时的僵硬感;激活肌肉,唤醒和激活各主要肌群,为接下来的半天活动做好准备;减少背痛,缓解因久坐或趴睡导致的背部不适;促进消化,刺激午饭后懈怠的消化系统,加快新陈代谢。 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午睡确实能够提升日常生活质量,让年轻打工人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作者:盛煌娱乐 ←上一篇王楚钦演唱会之行:赛场外的别样风采与体育新特质下一篇→耿乐俞灏明包贝尔推荐!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闭幕 新闻资讯 News 全网最后一批躺赚博主,也被AI挤...10-13 知名保险公司53亿巨债违约,撕开...10-13 灰犀牛来了10-13 50年都不敢建的水电站,为啥现在...10-13 案例展示 Case 盛煌娱乐07-29 盛煌平台08-30 盛煌登录08-30 盛煌注册08-30
午睡,如同深深扎根于国人睡眠基因中的生活习惯,早已融入日常。在小红书上搜索完美办公室,具备提神功效的咖啡机或许并非必备,但方便午睡的自助折叠床却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对众多上班族而言,即便早起灌下一大杯冰美式,午饭后也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半睡眠状态。有条件的上班族,会在办公桌后藏好折叠床,中午拉上遮光窗帘安然入睡;在不少公司,集体关灯午睡甚至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条件不允许也没关系,有人会后备箱带床垫,午饭后在停车位睡到昏天黑地。 中国睡眠研究协会调查显示,山西、重庆、安徽、广东四省中,超60%的调查对象经常午休。这种浓厚的午睡文化,或许与国人高含量碳水的饮食习惯有关。北方人钟爱的面食,如包子、大馒头,南方人餐桌上的小炒菜配白米饭,这些传统中餐不仅好吃下饭,而且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且升糖指数较高。大量摄入这类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进而促使大量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会使色氨酸进入大脑,色氨酸在大脑中又会转变成血清素,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困意。简单来说,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会使糖分快速释放到血液中,加速大脑内血清素的形成,让人很快感到困顿。吃饱了睡个午觉,成了很多人共有的午后回忆。 午睡,国人从小培养的生活习惯 每天中午1点之后,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午睡是每个国人从小就熟悉的生活习惯,中小学时期开始的午睡文化,几乎贯穿了大多数人的成长历程。国内小学有巡逻午睡的查晌监督,高校的大课通常从下午2点开始,体制内和私企一般默认员工在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工作能力会大幅下滑。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法国著名旅行与摄影杂志GEO曾刊文聚焦国内的睡午觉习惯。以深圳为例,这座拥有1300万居民、作为全球主要电子元件生产“引擎”的大都市,人们工作时全速运转,但每到午餐过后,城市就会陷入寂静,键盘不再作响,电话铃声不再响起,生产线停止劳作,街道也不再热闹,整个中国仿佛都进入了昏昏沉沉、鼾声大作的状态。采访到的外国人起初很难适应,每次吃完午饭回来,办公室关上百叶窗陷入黑暗,同事们无论职位高低都拿出折叠床、枕头准备午睡,但工作9年后,他也逐渐习惯了。 我国的午睡习惯与高碳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在碳水大省山西,流传着这样的戏言:每天中午12:00到下午14:30,山西人会集体午睡,仿佛陷入短暂昏迷,网络上甚至难见山西ip。五月天演唱会太原站的开票时间也从惯例的13:55后延两小时,改为15:55开票。这种现象在国外被称为“food coma”(饭困)。与国人饮食不同,白人饭中碳水化合物比例普遍偏低,午餐通常是蛋白、蔬菜和水果,即便有Burger和三明治,白面包的占比也不大。从中医角度看,适当午睡可以养心,中午阳气最旺盛,在此时适当睡眠能补养自身阳气。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午睡就像开盲盒,结果难以预料。有时醒来神清气爽,有时却感觉巨累、巨困、头疼。午睡醒了之后头昏脑涨、嘴里干涩、眼睛不适、身体发飘的体验,很多人都经历过,甚至觉得不如不睡。 午睡其实真的有用 尽管大众对午睡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从科学角度来看,午睡确实有益处。在古罗马,人们就有午休的习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喜欢睡下午觉给自己充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常在会议之间小憩。 按照身体的自然昼夜节律(生物钟),午后二、三点时人们往往精力不佳,即出现“午睡综合征”(也称午后犯困现象)。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顺应身体需求午睡,而非靠咖啡提神与身体争夺大脑的使用权,能给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研究发现,适当小睡不仅不会导致思维迟钝和犯困,还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午睡似乎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午睡者在晚些时候能够多学习10%的信息量。另一项研究也证实,小睡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由此可见,午时小憩对学习和记忆力确实有积极影响。 午睡不仅对大脑有益,研究还显示它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好处。一项针对3400多名35 - 75岁人群的调查研究显示,与完全不午睡的人相比,偶尔午睡的人心脏病发作、心衰或中风风险降低近一半。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晚上睡眠不足,仅依靠午睡是远远不够的。睡眠质量不能仅看睡眠时间,夜间睡眠和日间睡眠对身体代谢及恢复的影响不同,夜间睡眠无法靠白天睡觉弥补,包括回笼觉在内的补充睡眠会直接干扰人体生物节律。 怎么睡才能让午睡效率最大化 午睡好处多多,但如何睡才能让午睡效率最大化呢?午睡的关键在于质而非量。一项发表在《Sleep》上的研究表明,午睡超过30分钟,睡醒后会进入“休眠惯性”状态,即身体刚从深睡眠中醒来时,会出现暂时性低警觉性、行为紊乱、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 除了体现午睡好处外,研究也发现了午睡的坏处。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与多种疾病风险有关,心血管患病风险会增加35%,死亡风险会增加30%,痴呆风险会增加40%。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午睡太久还会增加中风风险。通常情况下,一个优质的午睡,10 - 15分钟就足够了。 当然,午睡并非适合每一个人。有些人午睡后晚上会失眠,那么保证晚上的睡眠质量才是首要前提。此外,不要吃太饱后午睡,因为机体需要时间消化食物,否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问题。对于习惯晚上健身的上班族来说,午睡是个很好的休息方法。夜间运动通常会延迟晚上的入睡时间,但第二天仍要按时早起上班,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健身效果,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运动恢复,还可能导致运动表现下降。适当的午睡小憩可以填补睡眠空缺,提升精神状态。 最后,午睡时睡对姿势也很重要。趴着睡会导致呼吸不畅、头脸发麻、手臂酸痛,还会压迫负责分泌唾液的腮腺,更容易流口水,造成尴尬。如果坐在椅子上午睡,可以配个U型枕;趴着睡时最好垫个软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折叠床是最优选择。睡醒后进行适当的拉伸训练益处多多,它能提高血液循环,为全身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强关节灵活性,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刚睡醒时的僵硬感;激活肌肉,唤醒和激活各主要肌群,为接下来的半天活动做好准备;减少背痛,缓解因久坐或趴睡导致的背部不适;促进消化,刺激午饭后懈怠的消化系统,加快新陈代谢。 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午睡确实能够提升日常生活质量,让年轻打工人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作者:盛煌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