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卖房实录:当下房东的真实处境与建议
日期:2025-11-23 14:52:13 / 人气:13

真实的市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切感知。看数据、听朋友聊或问业内人士,都难以获得直观认知。我近期将自己在上海的一套房子挂牌出售,历时约两个月顺利成交,完整经历了卖房全流程。接下来会陆续记录相关内容,与大家分享对上海楼市的真实感受——核心想对房东说:确实,卖房要趁早。
一、市场现状:购买力与购买意愿双低,降价也难推动成交
楼市低迷已持续两年,但当下的“不好”与过去两年有本质区别。以前是“市场需要以价换量”,潜台词是降价后房子能卖掉;而今年面临的是“简单降价也难以推动客户购买”。以我所在小区为例,它曾是区域内的成交大盘,去年卖了68套,前年卖了72套,小区门口不少中介门店是各自品牌的销冠门店。但今年截至11月,整个小区仅成交33套,成交近乎冷冻。
前两年小区热销是因为房价持续下降,接盘客户觉得“划算”;如今却出现“降价也不买”的情况。潜在购房者成了“观望得利者”:多忍一个月可能省大几十万,半年不买房或许能多获得20平米居住空间,这种情况今年真实发生,甚至有刚买房的人交房时发现房价又跌了。当前很多小区存在不良迹象:每套房子的成交价格都会成为下一套的价格上限,客户都会要求比前一套便宜。这导致有购买力的客户纠结不下手,有购买意愿但支付能力不足的客户就等,等着心仪房子降到自己能承受的价位。
二、买房人群:刚需自住为主,做好房价下跌心理准备
现在买房的人,都做好了房价可能继续下跌的心理准备,包括买我房子的客户。签合同时他坦言,已做好可能亏几百万的准备,但因是刚需自住,且真心喜欢这套房子,以后也没打算很快卖掉,所以决定购买。当下买二手房的人,多是有明确硬需求的群体,这也是上海200万以下总价房子近期大量成交的原因——此前在上海底层务工的外来人员,以前买不起房,现在总价一百多万能在市中心买一套老破小,创造了置业可能性,这类有明确硬需求的人群数量占比不小。
三、房东处境:彻底沦为弱势群体,房源多到“看不过来”
核心原因是当下房子数量过多,不仅“卖不过来”,甚至“看不过来”,很多挂牌房源无人问津,这种“孤独感”对房东而言史无前例。如今卖房付佣金已成常态,1个点是基本,2 - 3个点也常见,甚至有房东愿意给到5个点佣金。房源数量过大导致部分房源在市场上“失焦”,很多房子想卖掉需像一手房一样策划:足够低的价格、给渠道高佣金、给客户足够附赠,过程十分艰难。
四、中介状态:比房东更焦虑,存在“PUA房东”现象
当前行业最大的焦虑来源并非房东,而是中介。大量中介今年一整年都未开单,房东损失的可能是房价,而中介个体不少面临“断粮”危机。很多中介手上的准客户极少,随口询问便知,手机名单里想买房的购房者往往只有一两个,因此他们更渴望成交。
此次卖房过程中,我强烈感受到中介“PUA房东”的情况——放大市场焦虑情绪,让房东恐慌担心,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价的目的。如今购房者的交易成本已降到很低,中介费成为主要开支,中介若想让客户付中介费,似乎只有让房东瞬间降价才有底气。这种状况并非个例,几乎所有中介圈都存在,且越大的中介公司问题可能越严重,因其人员成本更高,公司层面利润率更低,个体中介分到的佣金更少,焦虑情绪在团队中更明显。
五、卖房建议:尽早出售是理性选择
楼市上行周期时,二手房买卖是创造红利的过程:客户买到增值的房子,房东卖得好价格换现金,中介赚到佣金,三方皆喜。而当下二手房买卖进入零和博弈,楼市下行周期中,每一次交易总有一方不开心,结合形势来看,大概率是房东——毕竟房东整体处于弱势,购房者和中介会共同逼迫房东“越来越卑微”。目前这些基本面和大趋势不会改变,因此对真正要卖房的房东而言,尽早出售是相对理性且明智的选择。
六、挂牌准备:做好三件事很关键
1. 心态要好:这是第一前提。卖房不要赌气、自负,也不必卑微,就当成一次做生意,随行就市。房子条件好就比别人适当加价,屋况不好就比别人便宜一点,这种调节很正常,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心态建设。
2. 了解小区直接竞争对手:如同“和狗熊赛跑”,不必跑得比狗熊快,只需跑得比同行人快。挂牌前要查看小区内是否有直接竞争户型,尤其是同一楼栋同一户型的房源,需了解对方房东卖房原因及着急程度。若对手是“降价心狠手辣”的人,同时卖房会比较被动,尽量选小区内的相对空窗期,让房子在小板块供求结构中显得稀缺,这种小技巧很管用。
3. 选好中介个体:不推荐具体中介品牌,此次卖房试了一圈发现所有品牌都不站在房东一侧,但可以选择能力强的中介个体。只会贩卖焦虑的中介能力低级,应选具备客观聊市场、分析客户能力的中介——不是指望他帮卖高价(这不现实),而是他能成为卖房“军师”,把中介费付给这样的人会更安心,所以找对中介个体至关重要。
以上三件事,在挂牌前必须提前做好功课。
作者:盛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为什么说投资是一场修行?11-23
- 三家零售企业换帅背后,是同一场...11-23
- 索尼手机败走中国:凉于偏执?11-23
- 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翻倍:鸽派信...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