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王” 太二半年骤减 76 家店,百亿餐饮大佬财富 “大跳水”
日期:2025-09-17 16:15:58 / 人气:5
近日,昔日 “排队王” 太二酸菜鱼大量闭店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消费者与业界广泛热议。这家主打年轻群体的网红餐饮品牌背后,是刚刚被剔除出港股通的母公司九毛九。从门店锐减到业绩滑坡,从股价暴跌到创始人财富缩水,这家曾风光上市的餐饮集团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一、闭店潮突袭:太二半年少了 76 家,多地门店 “消失”
太二酸菜鱼的门店收缩态势在全国多地上演。在杭州,原本 23 家门店中,大悦城店、万象城店暂停营业,亚奥天地店尚未开业,另有 6 家彻底歇业;上海 50 多家门店里,7 家暂停营业、4 家关闭;济南高新万达广场店也于近期正式歇业,仅剩 4 家门店维持运营。
这并非局部现象,而是集团层面的战略收缩。九毛九中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共关闭 88 家餐厅,其中太二酸菜鱼成为关店主力 —— 自营餐厅数量从去年末的 623 家锐减至 547 家,半年净减少 76 家。对于闭店原因,九毛九解释为 “租赁协议到期” 与 “业绩表现不及预期”,但密集关店的背后,是品牌吸引力下滑的现实。
作为九毛九的 “营收支柱”,太二的颓势直接拉低了集团业绩。上半年太二实现收入 19.4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22.44 亿元下滑 13.25%,对集团营收的贡献度也从 73.23% 降至 70.69%。曾经凭借 “酸菜比鱼好吃”“一桌最多坐四人” 等标签爆红的网红品牌,如今正褪去光环。
二、业绩三连跌:三大主力品牌集体失速,多品牌战略遇阻
太二的困境只是九毛九业绩颓软的缩影。2025 年上半年,九毛九集团营收 27.53 亿元,同比下降 10.14%;归母净利润 0.61 亿元,同比下降 16.05%,营收与利润双双承压。更值得警惕的是,太二、怂火锅、九毛九三大核心品牌收入悉数下滑,形成 “集体失速” 的尴尬局面。
- 太二酸菜鱼:除营收下滑 13.25% 外,同店销售跌幅达 19%,翻座率等核心运营指标同步下滑,曾经的 “排队神话” 难续。
- 怂火锅:在火锅赛道的红海竞争中承压,上半年收入 4.16 亿元,同比下降 3.38%,同店销售跌 20.1%。为应对竞争,集团调整菜单及价格,导致顾客人均消费减少,却仍难敌海底捞等头部品牌的压制与区域小众品牌的分流。
- 九毛九品牌:表现最为惨淡,收入 2.26 亿元,同比暴跌 22.39%,同店销售跌 19.8%,传统西北菜品牌的吸引力持续弱化。
九毛九寄予厚望的 “多品牌战略” 未能发挥 “东方不亮西方亮” 的作用。新锐品牌 “山的山外面” 主打酸汤火锅,因赛道小众、受众较窄,门店规模从去年底的 20 家收缩至 17 家,短期内难以成为新增长引擎。国证国际证券因此下调预期,将 2025 年净利润预测从 2.9 亿元砍至 1 亿元,目标价从 3.7 港元下调至 3 港元,评级从 “买入” 降至 “增持”。
三、资本市场 “用脚投票”:股价暴跌九成,被踢出港股通
业绩的持续疲软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2025 年 9 月 8 日,深交所公告显示,九毛九因不满足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等纳入条件,被调出港股通标的名单,这意味着内地资金参与度将进一步降低,股票流动性面临考验。
股价早已提前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截至 9 月 16 日收盘,九毛九报 2.28 港元 / 股,较年内最高价 3.526 港元 / 股下跌 35.34%,较 2021 年前后的历史最高价 36.746 港元 / 股更是暴跌超九成。从 “千亿市值种子选手” 到 “股价腰斩再腰斩”,九毛九用四年时间走完了资本市场的 “过山车”。
四、财富缩水:百亿大佬连续两年跌出创富榜
集团的经营困局,让创始人管毅宏的个人财富遭遇 “滑铁卢”。这位从 6 张桌子的小面馆起步的创业者,曾在 2021 年以 128.2 亿元身家登上《新财富杂志 500 创富榜》,2023 年身家降至 101.1 亿元,而 2024 年、2025 年则连续两年跌出榜单,百亿富豪光环不再。
管毅宏的创业之路曾充满传奇色彩。1995 年,26 岁的他从山西远赴海口开面馆,台风天用煤油炉坚持营业的坚守赢得口碑;2000 年后扎根广州,将 “九毛九” 打造成西北菜标杆;2015 年推出太二酸菜鱼,以标准化研发和差异化营销引爆市场,助力九毛九在 2020 年成功港股上市。但上市后的快速扩张与多品牌尝试,最终未能抵御行业下行压力。
五、十字路口:管毅宏的破局考题
如今的九毛九面临多重紧迫挑战:太二的品牌老化如何逆转?怂火锅如何在红海赛道中突围?被调出港股通后如何稳定股价与流动性?多品牌战略是否需要收缩聚焦?这些问题都考验着管毅宏的决策能力。
从行业大环境看,餐饮消费复苏乏力、同质化竞争加剧、成本压力上升等因素叠加,让连锁餐饮企业承压明显。但九毛九的核心问题仍在自身:太二的产品创新跟不上消费需求变化,怂火锅缺乏差异化优势,多品牌布局分散了资源却未形成协同效应。
对于管毅宏而言,当年从 “重资产” 转向 “小而美” 的果断转型曾成就太二的成功,如今或许需要再次拿出类似的魄力 —— 无论是聚焦核心品牌打磨产品,还是收缩战线优化资源配置,唯有精准应对市场变化,才能让九毛九走出当前的困局。
作者:盛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美国学生的数学为什么那么差?—...09-17
- “排队王” 太二半年骤减 76 家店...09-17
- iPhone 17 Pro Max 用 QLC...09-17
- “弱酸”氢氟酸,为何屡成夺命杀...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