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轩陷“经费危机”:学术寒冬下的科研困境与担忧
日期:2025-08-04 12:14:28 / 人气:2

素有“数学大神”之称的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如今正面临一场严峻的“学术寒冬”。他自曝科研经费被全部切断,团队几乎到了“断粮”的地步,正常的研究工作难以开展。
美政府制裁,UCLA科研资金“断流”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政府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挥舞起制裁大棒。美方以UCLA研究环境存在种族偏见为借口,通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暂停了对该校的联邦科研资助。这一史无前例的举措,如同一场风暴,不仅冻结了包括陶哲轩在内众多学者的个人研究经费,更将UCLA应用数学研究所(IPAM)的存续推向了生死边缘。
陶哲轩在推文中沉重地表示,个人经费暂停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了用先前NSF的拨款资助研究生度过这段艰难时期,他甚至延迟领取夏季工资,而如今这笔工资也悬而未决。他无奈地称,自己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来支撑团队的研究,而这仅仅是众多被冻结经费中的一小部分。更糟糕的是,IPAM的科研经费也仅能维持数月。
IPAM作为NSF资助的六大研究所之一,有着辉煌的过往。它以独特的跨学科项目融合创新而闻名,曾催生了“压缩感知”等硬核技术,为年轻数学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陶哲轩怒批:制裁鲁莽且程序失当
昨日,陶哲轩连发四篇长文,对美国政府暂停资助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愤怒。他质疑这一指控的合理性,认为如此严厉的制裁根本无法真正维护所谓的学术环境,政府的这一行为太过鲁莽,完全违背了正常的规则。在他看来,政府在执行这项重大决定之前,既没有充分征询UCLA对指控的回应,也没有遵循应有的正常程序标准。
据《科学》杂志报道,近500个NIH向UCLA的拨款项目和2个能源部向UCLA的拨款项目已被冻结。仅NIH在2024年就为UCLA提供了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面对这一严峻现状,UCLA校长Julio Frenk也坐不住了。几天前,他在UCLA的网站社区上发表长文回应。他指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收到通知,联邦政府通过NSF、NIH和其他机构,暂停了对该校的某些研究资金。他认为,这不仅对那些依赖资助的研究人员是沉重打击,对于那些工作、健康和未来仰赖这些前沿研究成果的美国人来说,同样是一次重大损失。
IPAM危机:数学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岌岌可危
陶哲轩个人经费陷入僵局只是这场危机的一个缩影,相比之下,IPAM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今年早些时候,IPAM已获得新一轮五年资助的初步批准,但原本发放的金额就较以往大幅缩减,若制裁持续,其应急资金最多只能维持数月的运转。
自2000年成立以来,IPAM取得了斐然成就。它以举办为期三个月的专题项目(Long programs)为特色,围绕特定跨学科主题,通过研讨会、自主研讨与非正式交流,促成数学、科学及工业领域不同资历的研究者深度互动。
陶哲轩2004年参与的“高维多尺度几何与分析”项目就是其中的典范。该项目最终催生出了“压缩感知”领域的奠基性论文,在特定条件下,仅需少量测量即可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其最著名的应用是将医学MRI扫描速度提升达一个数量级。此后,陶哲轩又参与了多个IPAM项目,例如2023年他作为主策划人筹办的“机器辅助证明”研讨会。这个活动恰逢ChatGPT问世数月,成功串联起纯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与业界人士,为证明形式化、大语言模型等前沿领域研究者搭建了重要对话桥梁,也让陶哲轩快速掌握了构成他主要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
陶哲轩表示,IPAM这类机构最宝贵的贡献,或许不在于惠及像他这样的资深研究者(他们通常另有资源与人脉),而在于为早期职业学者,特别是来自非顶尖机构的青年,提供接触新兴交叉学科的珍贵机会。他回忆起1997年在MSRI(现SLMath)“调和分析”项目中的博士后经历,这段经历为他早期职业生涯奠定了重要的合作基础。他的许多同侪也证实,此类项目对激发他们的科研潜能至关重要。失去IPAM将对下一代数学科学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陶哲轩还透露,按计划他将于今年接替Stanley Osher出任IPAM特别项目主任。这一变动无疑让IPAM的未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
网友热议:对数学科研的担忧与建议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在Mastodon上,有网友为陶哲轩打抱不平,认为这无疑对数学科研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有网友质疑立法机构是否明白这些研究对保持美国科研领先地位至关重要,甚至建议陶哲轩赶快逃离美国。数学界另一位研究员感慨道,陶哲轩和多人合著的论文,在自己博士求学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政府对UCLA的制裁,不仅让陶哲轩和众多学者陷入困境,也给美国数学科研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IPAM的未来命运、美国科研领先地位能否保持,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场“学术寒冬”何时能结束,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盛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陶哲轩陷“经费危机”:学术寒冬...08-04
- 赵露思掀桌“不干了”,95后开始...08-04
- 乘龙与理想碰撞事件:一场营销博...08-04
- 从娃哈哈 “烂尾” 遗嘱信托看家...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