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读懂“大国担当”

日期:2025-11-03 10:41:23 / 人气:4



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从中美元首会晤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再到周边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的言行展现出大国的大胸怀与担当,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读懂“大国担当”。

大国担当,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清醒坚定中

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走过了从落后农业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非凡历程。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未来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十四个五年规划环环相扣、接续推进,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在过去的发展中,中国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中国发展是世界机遇

从历史角度看,70多年来,中国坚持自身发展道路,没有挑战谁、取代谁,而是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从现实情况来看,过去5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累计吸引外资逾7000亿美元,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其“稳”与“进”本身就是世界的“利”与“机”,是中国为世界进步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中国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走的是一条自强不息且立己达人的发展之路。

大国担当,在“多为这个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的务实行动中

引领亚太合作

在百年变局的十字路口,国际秩序面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冲击,“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中国提出“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5个“共同”,绘就构建亚太共同体的路线图。回顾APEC发展历程,2013年巴厘岛首次提出“亚太命运共同体”,2014年雁栖湖启动建设亚太自贸区进程,在亚太合作走向下一个30年之时,中国深刻总结有益启示,推动亚太合作再出发。国际社会期待2026年中国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体现了对中国引领作用的期待。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应者云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不断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梁八柱。在逆流汹涌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脚踏实地地开展这些行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稳定性和正能量,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大国担当,在“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胸怀气度中

周边外交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中国元首外交持续落笔周边,从东南亚、俄罗斯到中亚,再到韩国之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落地生根,中国同周边国家纷纷建立起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媒体评论,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大国同邻国相处的正确之道。

推动中韩关系发展

今年6月韩国新政府成立后,习近平主席同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引领两国关系良好开局。此次韩国之行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后的首次中韩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韩应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变乱交织的地区和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确定性,为关键期的中韩关系指明方向。

在动荡变革的时代,大国之大不仅体现在体量、实力与地位上,更体现在担当力和引领力上。中国作为一个阔步复兴的民族、胸怀天下的大国,对人类社会有着更大的贡献和担当。

作者:盛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盛煌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