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é 摘得 2025VMA 年度歌曲:K-POP 的历史性突破与她的 “破界之路”

日期:2025-09-09 15:18:36 / 人气:16


2025 年 9 月 8 日,美国 MTV 音乐录影带大奖(VMA)颁奖现场传来令全球 K-POP 粉丝沸腾的消息:BLACKPINK 成员 Rosé(朴彩英)凭借与布鲁诺・马尔斯合作的单曲《APT.》,斩获 “年度歌曲” 大奖。这一荣誉不仅是 Rosé 个人音乐生涯的巅峰时刻,更以 “首位获得 VMA 主要奖项的 K-POP 歌手” 身份,改写了 K-POP 在国际主流音乐市场的历史,标志着韩国流行音乐从 “文化输出” 迈向 “主流话语权” 的关键一步。
一、奖项分量:VMA “年度歌曲” 背后的国际认可
VMA 作为与格莱美、全美音乐奖、公告牌音乐奖并列的美国四大流行音乐颁奖礼,其 “年度歌曲” 奖项被誉为 “流行音乐的风向标”,评选标准兼顾作品的音乐性、传播力与文化影响力,是衡量艺人国际地位的核心指标之一。Rosé 此次获奖的突破性,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K-POP 的 “零的突破”
此前,K-POP 艺人虽多次入围 VMA,但多集中于 “最佳 K-POP” 等细分奖项,从未触及 “年度歌曲”“年度视频” 等核心主要奖项。Rosé 的折桂,打破了国际主流音乐市场对 K-POP “小众类型音乐” 的刻板印象,证明 K-POP 作品已具备与欧美顶级流行音乐同台竞技的实力。正如 VMA 组委会在颁奖词中所言:“《APT.》用跨文化的音乐语言,连接了不同地域的听众,重新定义了流行音乐的融合边界。”
(二)提名即巅峰的全面肯定
此次获奖并非偶然 ——Rosé 以 8 项提名创下 VMA 历史上 K-POP 歌手的提名纪录,涵盖 “年度视频”“最佳合作”“最佳流行”“最佳导演” 等多个重磅奖项。这意味着《APT.》不仅在 “歌曲本身” 获得认可,其音乐录影带的视觉创意、导演水准、艺人表现力均得到业界高度评价,展现了 “音乐 + 视觉 + 艺术” 的全方位实力,而非单一维度的流量加持。
(三)“叫好又叫座” 的市场印证
作品的实力最终需落地于市场表现。《APT.》自发行以来,在美国公告牌 “Hot 100” 单曲榜最高位列第三,创下 Rosé 个人单曲的最佳成绩;流媒体播放量在全球各大平台累计突破 10 亿次,其中 YouTube 音乐录影带 24 小时播放量超 5000 万次,跻身年度播放量 TOP5。这种 “奖项荣誉 + 市场数据” 的双重丰收,印证了 Rosé 的国际影响力已从 “粉丝向” 转向 “大众向”,真正打入主流音乐消费市场。
二、作品解析:《APT.》如何成为 “跨文化爆款”?
《APT.》的成功,本质上是 “优质内容 + 跨文化合作 + 精准定位” 的完美结合。这首由 Rosé 与美国流行天王布鲁诺・马尔斯共同创作并演唱的单曲,在音乐风格、歌词表达与合作模式上,都踩准了国际流行音乐的 “融合趋势”。
(一)音乐风格:流行与灵魂乐的碰撞
布鲁诺・马尔斯擅长的复古灵魂乐、放克风格,与 Rosé 标志性的 “空灵转音 + 细腻唱腔” 形成奇妙化学反应:歌曲前奏以轻快的吉他 riff 切入,中段融入电子合成器元素,副歌部分 Rosé 的高音与布鲁诺的沙哑嗓音交织,既保留了 K-POP 的旋律性优势,又兼具欧美流行乐的律动与质感。这种 “不局限于单一文化标签” 的音乐风格,让作品跨越了地域与语言的壁垒,吸引了不同音乐偏好的听众。
(二)歌词主题:普世情感的共鸣表达
歌曲以 “APT.(公寓)” 为意象,讲述了 “在城市独居生活中寻找情感联结” 的故事,歌词中 “窗外的霓虹比星星亮,却照不暖空荡的沙发”“钥匙转动的声音,是一天中最孤独的回响” 等句子,精准捕捉了现代都市人的 “孤独感与渴望”,这种普世性的情感主题,无需依赖文化背景解读即可引发共鸣。相较于部分 K-POP 作品中 “文化特异性强” 的歌词,《APT.》的主题选择更易被国际听众接受,成为其传播的关键助力。
(三)合作模式:“1+1>2” 的顶流效应
Rosé 与布鲁诺・马尔斯的合作,实现了 “K-POP 顶流” 与 “欧美流行天王” 的粉丝圈层叠加。布鲁诺・马尔斯作为多次格莱美奖得主,拥有坚实的欧美主流粉丝基础;Rosé 则凭借 BLACKPINK 的全球影响力,积累了庞大的年轻粉丝群体。双方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如互相转发歌曲、分享创作幕后),进一步放大了作品的传播声量,仅合作官宣当天,相关话题就在 Twitter 上产生超 200 万条讨论,为作品的热度奠定了基础。
三、幕后付出:“时间赛跑” 的专业与执着
光鲜荣誉的背后,是 Rosé 及其团队近乎 “极致” 的专业态度与执行力。为兼顾国际行程与颁奖礼,她在 48 小时内完成 “上海 - 纽约” 的跨洋奔波,用 “与时间赛跑” 的付出,诠释了 “顶流艺人” 的职业素养。
(一)极限行程:48 小时跨洋赶场
根据粉丝及媒体曝光的行程,Rosé 的时间线紧凑到分秒必争:
9 月 6 日深夜:飞抵上海,为次日品牌非公开活动做准备;
9 月 7 日下午:活动结束后立即驱车前往机场,搭乘私人飞机飞往纽约;
9 月 8 日凌晨:抵达纽约后直奔 VMA 彩排现场,组委会为其特批延迟彩排时间;
9 月 8 日早 8 点:亮相 VMA 红毯并参与颁奖礼,最终捧回 “年度歌曲” 大奖。
这种 “连轴转” 的行程,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状态管理 —— 为保证颁奖礼上的演唱与表演状态,她在飞机上仍坚持声乐练习,团队则配备专业造型、妆发及体能教练,全程保障其以最佳状态亮相。
(二)细节把控:专业团队的 “全方位护航”
从现场粉丝拍摄的画面可见,Rosé 团队携带了近 20 个行李箱奔赴机场,其中不仅包含颁奖礼的多套造型服装、配饰,还有定制的声乐设备、舞台道具及应急用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把控,体现了 K-POP 行业成熟的 “工业化运作体系”—— 从音乐制作、行程规划到现场呈现,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团队分工协作,确保艺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 “零失误”。
(三)个人坚守:对音乐的 “纯粹热爱”
尽管已是全球顶流,Rosé 始终保持对音乐的专注。在《APT.》的创作过程中,她深度参与歌词撰写与旋律打磨,多次与布鲁诺・马尔斯讨论编曲细节,甚至为了一个转音的处理,反复录制近 20 遍。在 VMA 后台采访中,她坦言:“不管获得多少荣誉,我始终记得第一次拿起吉他唱歌的心情 —— 音乐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而非单纯的‘工作’。” 这种对音乐的纯粹追求,正是其作品能打动国际听众的核心原因。
四、行业影响:K-POP 的 “破圈” 与 “升级”
Rosé 的 VMA 获奖,不仅是个人荣誉,更对整个 K-POP 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其从 “文化输出” 向 “全球主流融入” 迈进。
(一)提升 K-POP 的国际话语权
此前,K-POP 虽通过 BTS、BLACKPINK 等团体实现 “全球走红”,但在国际主流音乐颁奖礼上,仍多处于 “边缘位置”。Rosé 此次获得 VMA 主要奖项,相当于为 K-POP 拿到了 “主流音乐市场的入场券”,未来将有更多 K-POP 艺人获得国际颁奖礼的关注与认可,推动 K-POP 从 “小众类型” 成为 “流行音乐主流分支”。
(二)带动 “跨文化合作” 的新趋势
Rosé 与布鲁诺・马尔斯的成功合作,为 K-POP 艺人的国际发展提供了新范式:不再是 “单向输出”,而是 “双向融合”—— 通过与欧美顶级音乐人合作,吸收不同音乐风格的优势,同时将 K-POP 的制作理念与表演风格传递给国际市场。预计未来,K-POP 公司将加大与欧美唱片公司、制作人的合作力度,催生更多 “跨文化爆款” 作品。
(三)为新生代艺人树立 “标杆”
作为 BLACKPINK 的成员,Rosé 的成功为 K-POP 新生代艺人提供了 “可复制的成长路径”:以扎实的音乐功底为基础,通过团体积累人气,再凭借个人特色实现 “ solo 突破”,最终走向国际舞台。这种 “团体 + 个人” 的发展模式,将进一步完善 K-POP 的 “人才培养体系”,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从 “偶像” 到 “音乐创作者” 的蜕变
Rosé 摘得 2025VMA “年度歌曲” 大奖,不仅是 K-POP 的历史性突破,更是她个人从 “偶像” 到 “成熟音乐创作者” 的蜕变证明。她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 “天赋 + 努力 + 专业团队 + 时代机遇” 的共同结果 —— 既受益于 K-POP 行业成熟的工业化体系,也离不开她对音乐的纯粹坚守与对国际市场的精准把握。
未来,随着更多 K-POP 艺人以 “音乐实力” 而非 “流量标签” 打入国际主流市场,K-POP 将真正实现 “文化破圈”,成为全球流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 Rosé,无疑将以 “历史创造者” 的身份,被写入 K-POP 的发展史册。

作者:盛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盛煌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