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入局不是本地消费竞争的唯一变化

日期:2025-09-13 16:10:58 / 人气:7


在互联网商业的激烈战场上,大消费入口的争夺战正悄然上演新的篇章,各巨头纷纷布局,竞争态势愈发明朗且复杂。

本地消费竞争进入新阶段

互联网平台的大消费入口之争有了新进展。阿里在司庆日推出“高德扫街榜”,从导航到店人数、复购率等四个维度生成线下商家评价榜单,这不仅被视为对标美团大众点评,也被看作阿里加速即时零售、布局到店团购业务的信号。此前两天,天猫上线“即时购”专场,旗下260多个品牌接入淘宝闪购,手淘主页等多处均可看到相关商品展示。高德做榜单消息发布后,阿里股价一度涨超4%,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上个月三大平台财报发布后,市场给了阿里正面反馈,还引发了对“美团护城河是否牢固”的讨论。

如今,本地消费竞争已从向规模求效率,进入向供给要效率的阶段,类似电商早期京东和阿里的同类竞争,到拼多多入局后掀起的供给竞争。判断美团护城河是否牢固、阿里大消费入口是否有长期效用、京东是否落后,都需基于此前提。

即时零售:竞争焦点转移与各平台布局

外卖竞争:从茶饮到正餐,供给创新成关键

目前,即时零售市场仍在模式摸索早期,但竞争焦点正从餐饮外卖向非餐过渡,而外卖竞争核心已从茶饮转移到正餐,且正餐竞争已拉升到供给创新层面。各平台订单结构中,饮料占比有差异,美团订单结构中饮料占比比同业低10个百分点。

美团有意保持对正餐的补贴比例,高盛研报也提到相关情况。京东外卖不再跟进大范围补贴,而是强调餐饮供应链创新项目七鲜小厨以及外卖与核心电商业务的协同。阿里财报中,蒋凡肯定淘宝闪购成绩的同时,明确接下来要通过优化订单结构等提高效率,推动“高价值正餐订单以及零售订单”比例提升。

外卖正餐因天然分散、非标链条长,效率之争需从扩大规模求效率过渡到供给创新求效率,主要体现为以类自营或单品爆品模式降本增效。美团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和布局深度,早在2023年左右就摸索拼多多单品爆品逻辑在外卖的复制,拼好饭等都可看作外卖供应链改造。京东七鲜小厨也在抓供给创新机会。在供给创新上,通过集约需求提效更考验平台综合能力,也更代表未来竞争方向,所以美团在外卖领域的护城河依然稳固,有更高效率、强大配送体系和丰富创新的供给结构。高盛研报预测美团将保持在外卖市场的领先地位,实现长期盈利复苏路径依然完好。

非餐竞争:不在闪电仓,在自营供给体系与既有优势

随着即时零售竞争从餐拓展到非餐,竞争焦点不再是规模已快速拉平的闪电仓,而是各自加速布局的自营供给体系以及对既有供给优势的调动。美团和阿里的闪电仓数量都已达5万,双方进展基本拉平,且目前形态的闪电仓不会是彰显非餐差异化的核心。

全品类闪电仓对商家是低毛利生意,对平台主要提供长尾供给补充,大多数闪电仓商家盈利情况不佳,能做出利润的主要是满足临时性需求的长尾供给或高毛利品类,但前者需求不稳定,后者陆续被美团渗透。美团已搭建起丰富的线下业态,包括小象超市、松鼠便利等,是即时零售做供给差异化的来源。阿里则主要由盒马构成,包括盒马鲜生等,盒马接入淘宝闪购后线上订单有突破。此外,美团有线下供给上翻能力和丰富的供应链平台能力,阿里有丰富的远场供给、庞大的生态优势,但美团也在积极与品牌建立直接联系。

阿里电商:核心竞争对手仍是拼多多和抖音

要明确的是,阿里电商的核心业务始终是远场电商。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虽在增长,但与电商市场相比规模较小。阿里电商的头号竞争对手在近几年内是拼多多,而非美团。尽管拼多多目前未正式布局即时零售,但当运力成为行业基础设施后,阿里大概率会遇到有高效履约能力和多多买菜基础的拼多多。

阿里财报电话会中,蒋凡肯定淘宝闪购在提升手淘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上的表现,期望闪购和即时零售为平台带来交易增量,闪购对远场电商交易已有带动作用。同时,阿里电商在围绕供给优化的同时,还有一条面向品牌广告的流量变现逻辑。淘宝与拼多多接下来的较量会叠加基于商业营销工具的流量变现效率较量,天猫进行的工具和经营方法论迭代等也是阿里电商提高流量表现效率的体现,在这个层面上,阿里电商的核心竞对是抖音,而非美团。

高德的入局是本地消费竞争中的一个新动态,但绝不是唯一的变化。各巨头在即时零售、电商等领域的竞争,围绕着供给创新、流量变现等多方面展开,未来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和多变。

作者:盛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盛煌娱乐 版权所有